大商所表彰2023年度优秀产融基地并发布2024年度产融基地工作方案
为更好引导产融基地发挥龙头企业“传帮带”作用,助力更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科学运用期货衍生品工具管理风险、稳定经营,大商所于4月24日公布了“2023年度优秀产融基地”名单。
据相关通知,河北省粮食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中粮贸易有限公司、中粮东海粮油工业(张家港)有限公司、中粮油脂(钦州)有限公司、北京合益荣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粮肉食投资有限公司、陕西粮农供应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翱兰(上海)商贸有限公司、石家庄敦朴贸易有限公司、四川德康农牧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北港油脂有限公司、山东华信工贸有限公司、北京建龙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江阴市金桥化工有限公司、四联创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明日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道恩集团有限公司、宜宾天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20家单位获得大商所“2023年度优秀产融基地”称号。
江阴市金桥化工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液体化工贸易企业,该公司基础化工事业部总监游铃嘉表示,“2023年,我司共举办2场产融培育基地活动,精心设计安排了期货套保业务、行业信息等方面课程,组织180多位产业客户参加学习,大家表现出很高的参与热情。同时,与期货公司组成期现团队,共同为下游产业客户提供企业风险管理培训、协助企业了解期货衍生品的应用场景。此外,我司与5家产业客户新签订了含权贸易合同,运用期权工具,以含权贸易形式为客户提供更多服务并规避风险,更加密切了我们同客户之间的联系。2024年,我司将继续履行好大商所产融基地的职责,高质量办好相关培训活动,推动期货市场与产业经济的深度融合。”
目前,大商所共有140家产融基地,分为104家产融培育基地和36家产融服务基地,前者以各板块现货龙头企业为主,聚焦发挥示范和带动上下游产业企业期现结合的作用,后者则为现货龙头企业之外的市场主体,聚焦发挥推动产业期现结合过程中的服务作用。
据了解,2023年,产融基地坚持“企业培育企业”的理念,围绕“理念宣导、手把手教、带动实操”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全年共开展177场活动,培训企业6800余家次,覆盖各类管理和业务人员13000余人次。同时,产融基地在带动上下游企业期现结合方面效果显著,45家企业在产融基地的带动下参与大商所“企业风险管理计划”,55家企业通过“2+1”牵手工程对期货市场进行了深入学习和接触,其中,10家实践企业在参与“2+1”项目后进而申报参与“企业风险管理计划”,真正实现了“学以致用”,迈出了开展期现业务的重要一步。
在总结过去一年产融基地工作的基础上,为了持续发挥产融基地期现货市场纽带桥梁作用,助力更多企业通过期货市场管理生产经营风险,同日,大商所还发布了2024年度产融基地工作方案。
据方案,2024年,大商所将继续鼓励产融培育基地结合大商所品种、市场运行、业务需要面向产业企业举办现场培训活动,并依托产融培育基地深入开展“2+1”牵手工程,将上下游及相关企业引入基地开展“一对一”“面对面”的期货和衍生品理论和实践培育,并进一步优化项目实践企业的参与数量和门槛。
在管理模式方面,大商所对产融基地实行全年开放式招募,有意申请成为产融基地的单位可随时向交易所提交申请。对于已获批基地则延续积分制管理模式,作为优秀产融基地评选的基础,同时,对于产融培育基地,还将采用“年度名单制”,相关维度积分达到一定标准将自动进入下一年度基地名单。
在“2+1”牵手工程方面,今年的项目模式为1家产融培育基地联合1家期货公司组成期现团队,指导帮扶多家意向参与期货市场、或已经参与期货市场同时希望提升自身期现结合综合能力的产业企业(下称实践企业),具体包括实践学习和专项培训两个环节。在实践学习环节,实践企业可委派企业高管、部门负责人或业务骨干深入产融培育基地进行现场学习;在专项培训环节,产融培育基地还应在实践企业额外开展1场期现业务专项培训。项目实施中,大商所将强化项目过程管理、明确进度安排,确保实践企业学有所得。
大商所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2024年,在持续扩大产融基地规模的同时,大商所将更加注重发挥产融培育基地“企业培育企业”的独有模式和作用,进一步调动产业企业主动学习和运用期货衍生品工具辅助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将资源更聚焦于产融培育基地开展的期现培训和“2+1”牵手工程,通过持续深化“理念宣导”和“手把手教”,逐步帮助产业企业在实际参与期货市场开展风险管理时得心应手,推动产业企业真正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