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据的解读和理解要有全局观
没有数据谈不上分析,这一点可以说交易者都明白。然而,对数据的解读要有全局观。比如,有报道说: “某地棉花产量今年有望比去年增产10%”。这一消息对行情是利多还是利空?有人可能会不屑一顾地回答供给增加,显然是利空。能下这个判断吗?还不能!因为该地增产不等于其他地方也增产。如果报道的内容为 “我国棉花产量今年有望比去年增产10%”或“全球棉花产量今年有望比去年增产10%” 那意义就不一样了。
“全球棉花产量今年有望比去年增产10%” 仅凭此还不足以判断供需关系,因为还不知道今年需求情况怎么样。如果是“今年全球棉花需求有望比去年增长15%” 意义又不一样了。
如果有报道说:今年棉花增产10%,需求量增长8%,是不是一定是供大于求了?还不一定。因为你必须结合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后才能判断如果“今年增产10%” 是在过去几年大幅减产的基础上实现的,很可能今年的实际产量仍旧低于需求量。即使是实际产量与需求量差不多,也可能因为去年库存大幅减少仍显得供应紧张。
又如, “12月份活猪报告显示生猪屠字数量较去年同期增加10%”,是否真实反映了需求的增加呢?如果前一年度的数值是非常低的,在历史数据中也属于异常,那么今年需求恢复正常,尽管出现了10%的增加,利多程度也会大打折扣。显然,在判断供求关系的现状时,仅使用前后两年数据比较就得出结论可能存在偏差,科学的比较就必须结合更多的历史数据,需要有全局观。